粮仓讲解
大家好,我是
XX
,目前任职于
XX
单位,从事
XX
工作。我今天将为大家讲
解的是关于兴洛仓的历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我们这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解决
粮食问题关乎着国计民生。袁隆平先生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
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种三产四丰产
工程”,解决了
14
亿人吃饭的大难题。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粮食存储的巨
大压力。
我想问一下大家,
你们对我国古代仓储史有过了解吗?如果没有的话,
我想
先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我国历史上,
关于仓储共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分
别为秦两汉时期、隋唐时期,到了宋元时期逐渐趋于缓慢,到了明初,统计阶级
调整了生产关系,
开始发展经济,
仓储事业很快地从亡元的阴影中走出来,
几十
年后的永乐年间已“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栗自输京师数百万,府县仓廪蓄积
甚丰,至红腐不可食”,一直到明朝中期,仓储都极为丰盈。
而我今天将为大家讲述的兴洛仓即是在仓储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二个时
期隋唐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隋、唐前期,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唐中晚
期。隋朝的时候广建粮仓,形成了都城大兴(今西安)和以洛阳为主的河洛两个
仓储中心,东都洛阳有含嘉仓、子罗仓,洛阳城外有兴洛仓、河阳仓、回洛仓等
大型仓储。
其中回洛仓有贮粮数百万石,
而兴洛仓的储量更是高达两千四百万石
之多,够一千万人吃上一年之久,被称为隋朝第一大粮仓。
我想经常看电视剧的朋友们可能都给隋唐演义并不陌生,
在剧里面就有李密
率瓦岗军起义的情节。
当时李密为了扩大实力而盯上了兴洛仓,
计划以就仓吃米
来壮大队伍。
由于当时受黄河泛滥的影响,
粮食供应非常紧张,
隋炀帝下令增修
了兴洛仓和回洛仓,
兴洛仓周围二十余里是隋帝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
与大运
河相接,
东南地区运来的大米都存储在这里。
瓦岗军攻占兴洛仓之后,
开仓放粮,
任百姓所取。据史书记载,有“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千万”之言。
李密因为攻占了兴洛仓而招揽了许多仁人志士,
但也同样由于太依赖兴洛仓
而错失了最佳攻城略地的机会。
可见吃饭是小事,
但粮食绝不是小事,
关系到政
治稳定、国家富强、人民安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
从粮食的大问题出发,
对吃饭的小问题作出了深远的指示,
要求我们对餐饮浪费
行为坚决说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担负的责任,
不仅是我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对自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