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长征古诗?
七律 · 长征
[当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注
诗
1.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2.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3.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二、长征七律古诗?
长征七律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注释】
[五岭]指横亘于湘、赣、粤、桂四省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五岭。
[乌蒙]乌蒙山。在云、贵二省交界处。
[金沙]金沙江。长江上游。
[大渡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交界处的果洛山,流入岷江。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由13根铁索,悬挂两岸,上铺木板。
[岷山]又称雪山,在四川松潘之北,为长江黄河分水岭。
[三军]泛指红军。作者自注:“三军: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说的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三、七律,长征的朗读节奏?
《七律 长征》朗读节奏的划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四、七律长征的朗读节奏?
七律长征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七律长征古诗讲解?
一,诗词原文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三,摘要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本诗写于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全诗共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四,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主席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六、七律长征,怎样划分朗读节奏?
七律·长征 节奏划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七、古诗七律长征带拼音?
古诗七律长征
qī lǜ chǎnɡ zhēnɡ
七律·长征
honɡjūnbúpàyuǎnzhēnɡnán
红军不怕远征难,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ǐděnɡxiān
万水千山只等闲。
wǔlǐnɡwěiyítãnɡxìlànɡ
五岭逶迤腾细浪,
wūmãnɡpánɡbïzǒuníwán
乌蒙磅礴走泥丸。
jīnɡshāshuǐpáiyúnyánuǎ
金沙水拍云崖暖,
dàdùqiáohãnɡtiěsuǒhán
大渡桥横铁索寒。
gânɡxǐmínshānqiānlǐxuě
更喜岷山千里雪,
sānjūnguîhoujìnkāiyǎn
三军过后尽开颜。
拓展资料
五岭逶迤腾细浪讲了腾跃五岭山。乌蒙磅礴走泥丸讲了疾跨乌蒙山。金沙水拍云崖暖讲了巧渡金沙江。大渡桥横铁索寒讲了飞夺泸定桥。更喜岷山千里雪讲了欢喜踏岷山。三军过后尽开颜讲了三军大会师。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 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 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开了怀。
八、七律长征朗读的手势怎么摆?
朗读时手势应从低向高处远伸,把气势高昂表现出来。
九、七律长征朗读这首词什么气势?
七律长征朗读时要高亢激昂,充满自豪感,也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十、七律长征朗读技巧和发声方法?
朗读技巧和发声方法对于七律长征诗歌表现十分重要因为七律长征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气息、饱含革命精神的诗歌,对于表达出它的含义、情感和情感,需要选用适当的发声技巧和方法。
要想完整地传达出七律长征的诗歌精神必须采取以下技巧和方法:
1. 情感投射:要用自己的情感和认知,表达出诗歌的强烈感情,使听众可以真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民族气息和革命精神。2. 节奏掌握:七律长征的节奏非常固定,但每个词都要清晰、准确、声情并茂地发音,这样才能深度表现出七律长征的思想和情感。3. 发声技巧: 要客观地判断自己的发音,改正其中不合适的地方,可以多于朋友练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纠正不足。
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和发声方法,并发挥出自己的朗读能力,则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七律长征真正地传递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