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家乡的秋天或者校园的秋天为主题进行诗词或散文诵读?
《秋恋》
路,轻舟一样
航行在碧浪般的绿毯上
再穿越树林中央
从脚下,一直延伸到目光难及的地方
林陈薄雾,树沐清霜
苍翠间或叶初黄
鸟鸣破晓,轻风送爽
空寂无人,独自荡漾
或许,落叶敲开你的心房
或许,秋风能带你无限飞翔
美丽的姑娘
我希望你出现在我的身旁
曾经,脚步在石径上轻响
眼看着,苍劲的空枝上露出绿芒
曾经,在丹桂树下畅想
闭上眼,沐浴着落花的飘香
皎月轻轻爬上你家的窗
电话里我听你在讲
当我拥着你不放
我想你成为我的新娘
我想,如果此时你在我身旁
我一定要对你讲
我要陪你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这一生,不管怎样
二、秋天散文名篇诵读?
来诵读汪曾祺先生的《北京的秋花》:
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种颜色,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鞠有黄华”,“零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都有。挪威的散文家别伦·别尔生说各种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也不尽然。牡丹,芍药,月季都有绿的,但像绿菊那样绿的像初新的嫩蚕豆那样,确乎是没有。我几年前回乡在公园里看到一盆绿菊,花大盈尺。
三、经典诵读与诵读区别?
经典诵读与诵读的区别在于内容和目的不同。经典诵读是指背诵经典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经典小说等,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学素养。经典诵读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背诵和朗读来感受和传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而诵读则是指朗读各种文字材料,包括诗歌、散文、新闻、科技文章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诵读注重对语言的准确发音和语调抑扬,通过朗读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表达力。可以说,经典诵读更注重文学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而诵读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两者都有助于个人的素养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但侧重点和目的不同。
四、王婆卖瓜诵读?
有个王婆,是卖西瓜的,因为没有人问也没有人买,于是她就开始夸自己的瓜有多甜!
五、管中窥豹诵读?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但对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种游戏)却不精通。
一次,他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
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
王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
王献之所言“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两句的解释,古时的荀奉倩,近时的刘真长,我只对这两个人感到惭愧,不如他们。
王献之受到卑贱门生评论,深以为耻,后悔不该接近并插话,所以就有“远惭”“近愧”这样的话。
“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六、爱国诗篇诵读?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
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七、爱莲说全文诵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八、中秋诵读感言?
中秋节将至,在此送上我衷心的祝愿,愿家人平平安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诗词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思念故乡之情。中秋,明月,团圆,从中秋节诞生那天起,节日的涵义便定格在历史的河流之中。它就像涓涓的流水,在向我们在倾诉着那或淡或浓的亲情乡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古人如此,今人依然。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思念故友,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底。
月亮在空际上不知道悬挂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承载了多少的对亲人思念之情。大家都期盼的是来年圆月之夜,相聚一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多么的孤寂,特别是在那样一个月圆之夜,身边没有一个亲友,浓情不尽,只有邀请明月与之同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愈是月圆中秋之时更是思想念人之际。诗人总是多情的,诗人们在用他们特有的笔墨诉说着这千百年来人类的思念之情。
九、狼蒲松龄诵读?
狼
蒲松龄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狼则罹之,可笑矣[
十、除夜古诗诵读?
suì mù fēn duō sī , tiān yá miǎo wèi guī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lǎo tiān xīn jiǎ zǐ , bìng jiǎn jiù róng huī 。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xiāng guó réng liú niàn , gōng míng yǐ xī jī 。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míng zhāo sì shí jiǔ , yīng zhuǎn wù qián fēi 。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