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适当距离的诗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二、跳舞时如何与舞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交谊舞以流畅稳定性为主,舞姿多样化脚法和技巧运用方面容易掌握,但你没有架型和距离,就体现不出舞蹈的美感,交谊舞虽然是随意型的舞蹈也可以没有标准距离,那你的舞姿就不优美。
要想把舞跳的美就要有好的架型和男女之间的距离。男女之间架型的距离应该是一拳,侧身点接触,头相互错开眼看对方的耳根部,看十一点方向,用胯来推动女方退步大腿带动小腿来运行舞步,这样才能跳出美感,因为交谊舞是美的运动,保持好距离才能有舞蹈完美体现。
一些跳舞没有距离的人就不是一个以舞为主的人,他们的距离就是男女的那点距离,把距离越拉越近,最后拉进了生活拉进了家庭,妻离子散的结果。交谊舞就是一种暖昧的舞蹈,之所以说暧昧,是因为交谊舞内涵丰富,包容高洁之人,掩肮脏之人。
如果你真正热爱跳舞,你一定会以舞为主保持好男女之间的距离,交流进步用你的感情和正能量去感染别人感动自已,收获与舞伴之间的合作成功和喜悦,保持好跳舞时的距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交谊舞的爱好者。
三、与旅客交谈时我们应保持多少距离作为舒适距离?
一般情况下,半米以外,一米以内距离最好。
人际交往的距离可分4个层次。第一层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无间隔,其范围约15厘米左右。
第二层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
第三个层次是社交距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第四种层次是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或更远。
四、交谈时站立的距离?
西欧一些国家认为,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一米,但意大利人经常保持0.3到0.4米。然而,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就不至于因交谈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健康。
人在说话时,可产生170左右个飞沫,飘扬1米远,最远达1.2米,咳嗽时排出460左右个飞沫;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最多达1万个以上,最远可喷出9米远。在飞沫中大部分是水分,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脱落细胞和病菌。这些微小的飞沫从口腔排出后,一部分射落于地;较为细小因水份蒸发而形成更为细小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传播疾病。
因此,从保证健康出发,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1.3米;并最好有一定角度,两人可斜站对方侧面,形成30度角为最佳,避免面对面。这个距离和角度,既无疏远之感,又文明卫生。另外,在交谈中,如偶然咳嗽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能直对前面。
五、与下属保持适当距离的历史故事?
唐顺宗李诵还在做太子的时候,王叔文是他的侍读。他因“常言民间疾苦”而得到李诵的赏识和信任。一次,太子与各位侍读谈到宫市的事情,太子表示了自己正想为此事进言的打算,在坐的侍读都纷纷表示赞同,唯独王叔文一言不发。
等到众人都褪去之后,太子单独把王叔文留下来,问他:“刚才众人都在讲话的时候,只有先生一言不发,是有什么用意呢?” 于是王叔文对太子说:
“承蒙您的重视,我如果发现有不妥当的地方,怎么会不跟您说呢?现在您的身份是太子,作为太子应该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而不要谈论其他的事情。如今陛下还在位,在位的时间也很长了,如果因为此事让陛下疑心太子您收买人心,您会作何解释呢?”
六、形容保持适当距离的成语是什么?
成语名称:若离若即(ruò lí ruò jí)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戆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满,而与和相若离若即,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一时众口诋諆,遂有师相门生之谤。”
成语名称:若即若离(ruò jí ruò lí)
成语解释: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后生在后边跟随,若即若离,并不言语。”
七、与下属保持适当距离的历史人物?
东汉时期杨震,面对下属送礼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八、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的原则?
1、不要过分亲密、保持礼貌:切记交浅言深,礼多人不怪,多给对方机会表达,人际交往中有时候也需要学会倾听的。
2、一般关系的朋友说话点到为止:人家说几句好听的话很可能就是出于礼貌,不要太当真,你这边口若悬河、喋喋不休,不把自己当外人,把彼此的距离拉得太近,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3、尊重隐私:每个人都有会有隐私,再亲密的人也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也会有自己的社交圈。没必要事无巨细地去了解所有信息,学会尊重对方的意愿,
4、不必费尽心思去讨好谁,放低姿态迁就谁:日常的交往中,不必去讨好谁迁就谁,这很可能会给对方造成负担,自己反而白白付出,一无所获。
5、恰当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的时间精力若是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有的时候会让对方觉得你用力过猛,不如合理的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工作能力上,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开阔的视野。
6、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如果和别人交往时,两者关系不是很亲密,要适当保持距离,过于靠近别人,反而会让人反感,觉得你侵入了他们的安全领域。
九、有谁知道与人交谈,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我们与别人交谈,无论从卫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文明礼貌的角度考虑,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什么距离比较科学呢?两人交谈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5米,这个距离既不显得太疏远,又不容易互相传染疾病。经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随着口唇吐字的冲力,可以不停地产生170个左右的飞沫,飘扬一米远,若大声说话,最远的距离可达1·3米左右。一声咳嗽大约可以排出450-600个飞沫,距离达到2米以上。
另外,两人交谈的角度也极为重要,切忌面对面地说话,,取30度的斜角和对方交谈最为适宜,一则可以避免眼对眼直视的尴尬,二来谈话时的飞沫也不会直接喷向对方。即使谈话的双方都是健康的,飞沫溅到对方的脸上总不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再说,无论是“非典”还是流感、肝炎以及肺结核等疾病,它们都有各自的潜伏期,有些人与人交谈时看似很健康,此刻他自己是否带菌(处于潜伏期)谁都不能保证。所以,为了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与人交谈时保持距离和角度是一件有利于双方的大好事。
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忽然想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是走开几步;万一来不及,一定要转过身,用背对着交谈者再去“一抒胸怀”,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是取出手帕或餐巾纸捂住口,转过身去“行事”,如此更显得文雅得体。
十、见面问候时要保持多少以上的社交距离?
答:見面問候時一般要保持0.5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太近了顯得不禮貌,太遠了又顯得不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