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一)“五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四个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
二、民族团结三交的内容是什么?
民族团结三交的内容包括交朋友、交心情、交经验。这是在中国长期实行的民族团结政策,其目的是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发展。具体地,交朋友指不分种族、地域、宗教等因素,建立友谊,互相帮助、理解和支持;交心情指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彼此相互感情的好感;交经验指在各领域实践中,借鉴、交流各民族之间的特长和经验,共同发展和繁荣。通过民族团结三交,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三、民族团结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你好,1.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中华文化、汉字文化、中医药文化、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2.历史认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包括夏、商、周等古代王朝,以及明、清等封建王朝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3.地域认同:中华民族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繁衍、发展,有着深厚的地域情感和认同感,包括各地的历史文化、地方方言、美食等。
4.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包括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这些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语言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特色。
5.国家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自主国家地位的民族,有着自己的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民都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内容是什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内容是:
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
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
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街道)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村屯)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军(警)营。
五、民族团结的“四项活动内容”是什么?
一是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学习相关内容落到实处。
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落到实处。
三是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落到实处。
四是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关爱少数民族干部落到实处。
六、民族团结八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八个一的内容是健全一份责任制、用好一副指挥棒、选派一支帮扶队、密织一张人才网、培训一批引导员、建强一个村班子、扶持一批带头人、落实一套好机制
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应遵循的六个坚持的内容是什么?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扶贫帮困相结合,加大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排查解决矛盾相结合,把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类苗头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与和谐寺观教堂相结合,落实寺观教堂社会管理各项机制,推进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着力解决民族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
八、“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四同三送”内容是什么?
“三进两联一交友”的活动,即“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