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玉簪要掌握哪些要点?
发布时间:2023-09-05来源:演讲朗诵

一、盆栽玉簪要掌握哪些要点?

玉簪的盆栽:玉簪作室内花卉也能生长良好。(1)盆栽土:栽植玉簪宜用大盆,底部排水孔要适当大。上盆用肥沃、排水畅通的沙质壤土,施入基肥。(2)管理: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可过多,否则易引起烂根,叶子发黄。经常向叶面喷水,防止空气干燥致使叶片干尖。6~8月每月追施1次腐熟好的稀薄液肥,施肥过量或施用了浓肥、生肥,容易造成叶片发黄脱落。盆栽玉簪要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烟尘污染。这样才能生长茁壮,叶色碧绿,开花洁白芳香。秋季玉簪落叶后,原盆置于不结冰的低温处,休眠越冬。盆栽的一般2~3年分根1次,分根后的植株得以复壮,生长更好。如长久不分则不茂。早春分根的当年即可开花。

二、辣椒采收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1)要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采收,此时采收的果实含水量大,色泽鲜艳,商品性好,价格高,也有利于提高产量。

(2)采摘要小心,不要伤及果实。最好用无锈的剪刀从果柄基部,留下一小段果柄剪下果实。或者戴上手套,去掉手饰物品,紧紧抓住果实,左右摇动后轻轻向上拉收果实。

(3)采收果实的容器应洁净,内表平滑。果实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4)辣椒枝条较脆,采摘时应注意保护,以免折断枝条,影响产量。

三、鱼鸭混养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鱼鸭混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面要求

  适合养鸭的水面为面积1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的成鱼池和2龄鱼种池。4厘米以下的鱼游得较慢,易遭到群鸭的蚕食,所以1龄鱼种池不宜养鸭;浅水塘中放养鸭群易造成塘泥搅动,形成浊水,也不宜养鸭。此外,也可选择合适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用于养鸭。

  2、鱼鸭搭配

  鱼塘养鸭以每亩水面放130~150只鸭为宜。若放鸭过多,鸭粪沉积,水色过浓,会造成鱼塘缺氧,甚至造成鱼种死亡;若放鸭过少,则水色淡,塘内产生的浮游生物少,鱼耗料多,会影响鱼塘的经济效益。鱼塘里宜放春上、中、下三层鱼,让鱼分层吞食饵料,避免浪费。因小规格鱼易被鸭吞食,所以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的鱼的种类应以肥水鱼和杂食性鱼为主,不放或少放草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池中的鲢鱼、鳙鱼应占45%,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应占50%,草鱼、鳊鱼可占5%。鱼的具体放养数量应根据塘口条件、管理状况等作出适当调整。

  3、日常管理

  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可用网片、纱窗布等材料围一小部分鱼池作为鸭的活动池,每平方米水面养2~4只鸭,网片在水面上下各40~50厘米,以便鱼自由进出觅食,即使套养小鱼也可减少损失。每天早晚在池埂活动场给鸭投料,傍晚待鸭群进棚后将场地内的鸭粪清扫入池。早上赶鸭出棚,捡蛋后将棚内的鸭粪清扫入池。夏季鸭群的排粪量大,水质易肥,要及时加注新水,并减少施肥量。鸭龄大、排粪多时要实行半水半旱式放养,使一部分鸭在旱地排粪。此外,夏季要注意换水增氧。

  4、疾病防治

  放养前鱼池应用生石灰(75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淤泥较多的池塘还要清淤曝晒。鸭场应铺垫完好,并用漂白粉等喷洒一遍。鱼种可经4%食盐水浸泡,以杀灭病菌。幼鸭应按时注射疫苗,以增强抗病力。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水(10千克/亩)泼洒水面,以消毒、澄清水体,改良水质。鱼、鸭饲料中要经常加入氟哌酸、红霉素、痢特灵等药物。

四、花面狸配种繁殖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人工饲养花面狸,公母配比以1: 4为宜。2-4月发情交 配,发情期3-5天。此期雌狸活动性大增,排尿次数增多,阴户肿胀,阴道流出白色积液,主动寻找雄狸,雄狸亦很活跃,交 配时雌雄狸先互相抵脸面,然后雄狸伏于雌狸背上咬住雌狸颈部,雌狸卧伏于地,尾弯向一侧,便于雄狸交配。交配中,雌狸 还发出唧唧的叫声,每次交配约2分钟,每天交配可达10多次。 交配成功后,将雌雄狸分居。妊娠期约60天,5-6月产仔,每 窝产3-5仔。幼仔出生后9-10天睁开眼睛,15-20天幼狸面部花纹开始变得清晰,毛色变深,哺乳期80-90天。此时,幼 狸体形大小与成年狸相似,1岁后性成熟,即可进行配种。

五、学财务管理要掌握哪些要点?

学财务管理要掌握的要点1、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证券股价)

2、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基础,财务能力分析,财务趋势分析,财务综合分析)

3、财务战略与预算(财务战略,全面预算体系,筹资数量的预测,财务预算)

4、长期筹资方式5、资本结构决策6、投资决策原理

六、蛇箱养蛇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1、蛇场、蛇舍结构要合理: 一些蛇场单纯摹仿野外环境,采用露天围墙式饲养,但与野外相比,人工建造露天蛇场的放养密度很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分居条件,会导致群集而滋生疾病。因此,宜将蛇分养在小木箱或小洞穴中,这样才能改变因密度过大所造成的弊端。

2、科学使用蛇箱: 蛇箱饲养占地小、投入少、易制作、效益高。但蛇箱的大小必须考虑到蛇自我调温、调湿本能,力争做到蛇体大小与蛇箱相称。

3、掌握放养季节: 用来繁殖的蛇,宜自己留种,如从野外捕捉则以5月份前捕捉为宜,6月~7月因蛇蛋胚胎变大,捕捉时易伤蛇胎,导致卡蛋难产而死。越冬育肥宜在8~9月进行,此时蛇爱吃食物,长膘快,经济效益高。

4、入冬前喂足饵料: 蛇摄食的高峰期在8~10月,9月份食量基本达到自身体重。这期间,必须投足食物使蛇吃好。

5、冬眠期保温调湿的管理: 冬眠期温度过高,蛇会因活动而消耗能量,温度过低则体弱的蛇会被冻死。因此,冬眠期间宜将蛇群集中到恒温房升温,温度宜保持在12~18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天晴回暖时适当开窗换气,不宜骤冷骤热。

七、藕池混养泥鳅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藕池混养泥鳅应掌握:① 养殖场所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是15-30°C,最适水温为22-28°C。藕池混养,进排水口要用网护住,以防泥鳅逃逸。② 苗种放养鳅苗放池前要用2%食盐水浸洗20分钟,或每立方米用320万单位青霉素泡15分钟,可有效预防疾病。

一 般藕池放养密度按每亩产成鱼200-250千克计算,可放2000- 3000 尾。③ 科学喂养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人工养殖也可直接投 喂水生昆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

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相当贪食,饲养时不宜投喂太多, 以免摄食过量,阻碍肠道呼吸而导致死亡。如果上述动植物饵料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也可投喂泥鳅专用膨化颗粒料。人工养殖要每天巡塘,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9时,下午 4-5时。投饵量视水温而定。20°C以下为鱼体重的3%,22- 28°C为鱼体重的6%,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

藕池混养泥鳅一般不需要投饵喂养,可达亩产200千克左 右。如果投饵饲养,密度可适当增加,亩产可达1500千克左右。④ 病害防治泥鳅抗病力很强,极少生病。一般疾病有寄生虫病、赤鳍病、打印病。a。 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被虫侵袭 的泥鳅常浮于水面,打转不安。

防治方法:0。7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 : 2)合剂 泼洒。b。 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背鳍附近的部分表皮脱落, 呈灰白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不摄食,直至死亡。防治方法:用10?50毫克/升氯霉素(或土霉素)溶液浸洗 10-15分钟,每天一次,连用5天;或用10毫克/升的四环素 溶液浸洗12小时。

c。 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病灶一般呈椭圆形、 圆形浮肿,并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或2?4克的五倍子进 行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和苦参交替治疗法;第1天每立方米水 泼洒1。 5克漂白粉,第2天每立方米水用5克苦参熬成的溶液,全池泼洒,连续三次交替使用,用药6天;对患病成鳅还可用石 炭酸或漂白粉直接涂于患处。

⑤ 扑捞冲泥采藕后放尼龙地龙一次可捕获70%-80%。

八、丝瓜靠接法嫁接应掌握哪些操作要点?

  黄瓜嫁接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等,前两种方法操作简单,易管理,成活率高。  (1)靠接法也称舌接法。此法是将接穗与砧木苗在叶子下切口舌接相靠而成。嫁接好后,去掉砧木顶芽,同栽于一个营养钵内,各自利用自己的根系吸收营养,待靠接成活后,切断接穗根系,即成长为1株嫁接苗。  (2)插接法是先取砧木苗,去掉其生长点,用1根光滑竹签从砧木子叶基部的一侧,向胚轴中斜插其尖端,至顶住砧木下胚轴的表皮为止,竹签插入砧木内的长度,一般控制在0.5~O.7厘米。把接穗的下胚轴上的斜切面为0.5~O.7厘米长。随即从砧木中拔出竹签,将接穗的切面向下插入砧木顶心的小孔中,使两者切口密切结合。?

九、小拱棚甘蓝栽培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本地区栽培的早熟春甘蓝品种,要求品种冬性强,耐低温,早熟高产,如中甘10号、春甘2号、绿球等。

(2)播种。12月中旬采用温室或者塑料小拱棚播种育苗,夜间覆盖草苦。春季地温较低,可以铺设电热温床,这样培育的甘蓝秧苗强壮,还可以大大缩短苗龄。先制作苗床,最好用配制好的营养土进行育苗。播种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均匀撒种,然后覆土0.5~1cm,覆土后覆盖地膜。若育苗时设施条件达不到要求,可在苗床上加设小拱棚。

(3)苗期管理。播种后注意保持温度,此时期育苗正处于低温季节,夜间应加盖草苫保温。等大部分幼苗拱土时,要及时撤掉薄膜,可再覆一层细土,防止倒伏。可用50%百菌清(达科宁、四氯异苯睛、霉必清等)600倍液喷洒苗床,对防止猝倒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出苗前不通风,到第一片真叶展平阶段,适当降低畦温,防止幼苗徒长,第一片真叶展平后,最高温度掌握在18℃,夜间温度应不低于10℃。在幼苗具两片真叶时即可分苗,可采取营养钵分苗法或苗床分苗方法。一般选择10cm×10cm的营养钵,可在营养钵内装营养土,浇透水,水渗下后把幼苗栽种到营养钵中心位置即可。分苗结束后,可在营养钵土面上撒一层细干土,有很好的保墒作用,但要注意不要把土撒到叶面上,影响光合作用。

也可进行苗床分苗,株行距10cm×10cm左右。分苗后为保证尽快缓苗,一般不进行通风。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一般在15~20℃夜间温度应不低于6℃。土壤保持见干见湿,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结合放风进行排湿,防止设施内湿度过大,导致病害严重。定植前一周左右要对幼苗进行秧苗锻炼,可以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控制浇水,通过秧苗锻炼,提高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注意温度不能长时期过低,防止幼苗通过春化作用。

(4)定植。整地施肥,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和复合肥25kg,深翻土地,做平畦或垄。定植前5天扣膜升温,可以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栽培效果较好。定植株行距30cm×50cm,定植采取暗水定植法。

(5)田间管理。定植后到缓苗前一般不通风,以保温为主,缓苗后可适当通风降温。小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保持在13~15℃。根据植株生长状态追肥,每亩随水追施尿素10kg晴暖天气可掀开薄膜,使植株接受自然光照。当夜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撤下塑料薄膜,转入露地生长。

植株进入莲座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要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为高产打好基础。莲座后期,可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实行蹲苗。心叶开始抱合时,应结束蹲苗,及时进行浇水追肥,促进结球。一般每亩施20~25kg尿素,追肥后随即浇水。叶球生长期要保持地面湿润,不再追肥。

(6)采收。春甘蓝在叶球紧实度达到七、八成时即可采收,一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收,采收时一手扶叶球,一手用刀从叶球根部砍下,除去靠近地面的叶片,保留较好的外叶即可。在进行春甘蓝栽培时,有些栽培者为争取春甘蓝早上市,把播种期提前过多。由于气候原因,再加上栽培管理不当,经常造成早春甘蓝发生未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产量。栽培时要注意选择冬性强的春甘蓝品种,并严格控制播种期,育苗期遇到长期低温时,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幼苗通过春化阶段,导致未熟抽薹。

十、学前班语言生字应掌握哪些要点?

学前班语言生字都是些简单名词和动词。如马,牛,羊,书,本,跑,跳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