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时如何发声? 诗朗诵如何从丹田发声?
发布时间:2023-09-18来源:演讲朗诵

一、朗诵时如何发声?

1、声音训练不论在何种场合,音量都要适中,不可太大或太小。要根据听众的多少和场所的空间大小来确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场的所有听众都能毫不费力的听清你的朗诵。要根据朗诵的氛围和内容来确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诵纪念性,追悼性的内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诵祝贺,声讨,动员性内容,音量可以大一些。

2、音质训练音质,又叫音色,是由于波形和范音的不同造成的声音的属性。它主要决定与共鸣器,是声带音通过共鸣启发声音变和变调的产物。当人的某个或某些发音器官有缺陷或发生病变,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得不中听。过重的鼻音是因为鼻腔的共鸣声太响亮造成的。要克服这种毛病,主要方法是,发音吐字时嘴要张到位,舌头要用力一些,以减少鼻腔共鸣。扩展资料:朗诵的技巧:1、朗读的基调朗读每一篇作品又要有一个基调,也就是说文章给人的一个总体的感觉。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以慷慨激昂的语调,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低沉哀婉的语调表达出感伤的情绪。每种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文章和诗歌也一样。2、停顿的技巧适当的停顿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一般表示感情的转换,内容的场景转换。从内容上说,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

3、重读的技巧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4、语调的技巧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昂上调,声音先低后高。降抑调,声音先高后低。弯曲调,开始和结尾的声音都较低,中间升高一些,或者由高转低再升高。平直调,声音几乎保持同样高低。

二、诗朗诵如何从丹田发声?

气下沉到丹田,再从丹田往身体上方送气,肚子往两边撑大张开嘴巴喉咙里能放一个鸡蛋。让气自然往上从口腔自然流出。

三、用气发声的正确方式是?

打开喉咙,气出丹田,打嘟噜从上到下通透头腔共鸣,这时发出的声音就是正确的,而不是嘴皮子上的声音。

四、怎么样教小孩用丹田气发声?

这个你最好请教专业的声乐老师来教他,按着自己的肚脐儿,然后不要用嗓子往出喊按住,然后让他体会那个发音的部分,丹田就是肚脐眼这个附近会吸气会吐气。

五、气喇叭发声原理?

电动式扬声器发声原理是通过交变电流信号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使与音圈相连的振膜振动,从而牵扯连纸盆振动,再通过空气介质,将声波传送出去。  

电磁式扬声器发声是靠通过以交变电流信号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吸引排斥磁片,引起振膜、纸盆振动,再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声音。  

晶体扬声器发声是靠晶体片电伸缩效应,引起膜片振动,再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声音。 

六、如何用气发声?

第一阶段: 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4)“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 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第三阶段: 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第四阶段: 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七、怎么运用丹田之气发声?

丹田发声训练方法:

1、先练放松全身,然后呼吸的时候尝试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充,呼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如此循环熟练,每次唱歌的时候发音不要从嗓子里面把气压出来,而是用小腹的力量吧腹部的气体挤压出来,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下去,就能够做到正确的换气。

2、丹田唱歌其实是发声和"气"的运用,当用丹田提劲发出的声音会叫"厚"叫"饱",这是因为发声源较深的因素。

3、美好的歌唱共鸣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获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体共鸣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得到它。

八、用气发声的正确呼吸方式是?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一种依靠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它可以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地呼出提供了条件。在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中,应以快吸慢呼的训练为主。

九、怎么用丹田发声?

丹田发声需要腹式呼吸,把气吸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气沉到下腹部,然后聚到丹田里,接着发声,从丹田发声的时候就要整个腹腔使劲,声音就洪亮,产生颤音和共鸣。

十、气声唱法如何发声?

“气声唱法”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

发声规律:

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在这种声音中,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气声唱法一般用于稍慢速度的轻吟低唱歌曲中,特别是感叹、缠绵、如泣如诉或是温存的窃窃私语的段落,用上了气声唱法能使感情表达极为真切,更富有感染力,像是发自心底的声音。

技法要点:

吐字时,先以气流托住辅音适当延长,然后轻柔地与元音“切”成字音。例如“”沙沙响“的”沙字,先以气流托住“s” 有意延长“s”的过程,然后跟“a”切(结合),得出气声的“沙”。

先气后声,以气带声,气息要匀缓而浓重,呼吸可用大口中的气,可使人们听到从话筒中发出的换气的声音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表现如泣如诉的感情时,应让听众听到大口气息吸气声造成的气诉的情境,使演唱产生真切感人的、动人的艺术效果。学员可用“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作为技巧模仿的例子。在使用这种唱法演唱时,要先好好体会歌词的含义,要进入“角色”,要用真情实感来演唱,否则就不免产生“矫揉造作”的感觉。

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由低音到高音时,声带由主振动、部分振动,到边缘振动的过程是逐步演变的,但要做到声音上下统一,听不出变化的痕迹。如掌握得不好,肌肉收缩便会僵化,声音上下不能统一,甚至会发出破音而影响演唱的效果。唱通俗歌曲同样要做到“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注:很多通俗歌唱爱好者就是唱假声而造成“虚”。甚至造成嗓音急性沙哑。还有练习假声技巧者,要先加强歌唱呼吸控制能力。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