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机关有权拒绝录音证据吗?
公安机关无权力拒绝,没有立案时的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录音属于视听资料,发生案件后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九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二、谈话时如何防止被录音?
你可以关注周围的声音,如果发现有异常声音,就可以怀疑是被录音。另外,你可以防止使用无线耳机,以及细心检查房间里是否有可疑物品。如果你还有任何疑虑,你也可以在另一个安全的地方继续谈话。
三、和别人谈话时如何设置录音?
提前打开录音软件,这样一遍谈话一遍就可以录音了
四、法官是否有权拒绝当事人,开庭时要求录音录像的请求?
按相关法律规定,法院有权拒绝当事人开庭时要求录音录像的请求。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五、人民法院应当使用专门设备存储庭审录音录像,并将其作为案件材料以光盘等方式存入案件卷宗;具备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阅条件的,应当将其存入案件卷宗的正卷。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拍录、传播庭审录音录像。 庭审录音录像的保存期限与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相同。
五、组织谈话可以录音吗?
不可以,涉及到隐私问题
六、离职谈话录音有效吗?
您好,离职谈话录音的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在某些国家,只有在事先获得所有参与者的同意并在适当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录音才是合法的。如果录音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合法的录音,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或不专业的行为,这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声誉。
因此,应该在进行任何录音之前,先查阅相关法律和公司政策,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七、党员谈话可以录音吗?
党员谈话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录音的。
根据相关规定,再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专题学习,开展日常党活动时,党员的谈话都可以进行录音。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比如说党员谈话不涉及到公示,只是私事,而是按照组织程序上一些关于干部处理法,个别谈话等有关规定上不允许录音的情形
八、公开谈话可以录音吗?
公开谈话可以录音。1、公开谈话是可以被录音的。2、在公开谈话中,全程都是公开的,不具有隐私性,且不涉及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手机或者录音笔等设备都很普及,所以是可以被录音的。3、如果需要录音,应该事先征得对方同意,避免侵犯对方隐私权。同时,在某些场合,比如商务会议、法庭审判等,有可能需要录音作为证据,但是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批准,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正当性。
九、对谈话内容录音违法吗?
我国法律并未禁止未经同意的录音。
所以说不违法
十、和领导谈话录音合法吗?
如果要想合法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在录音之前提前把自己对谈话进行录音了的行为告诉领导,只有这样,我们对谈话的录音才是完全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