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纠纷之后谈话录音是否要告知对方?
发生纠纷之后 谈话的录音不需要事先告知对方 录音的目的是来证明事情发生的经过 以及我方所要主张的事由内容,只要不暴露个人隐私或牵扯到商业秘密 通常都是可以进行录音的 ,而对于录音的使用也只能限于在法院提交证据时提出不得用于其他不当目的。
二、对方谈话录音能作为证据吗?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录音资料则属于视听资料证据的一种。
按照法律规定,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而且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因此,即使是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除非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否则,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录音作为离婚证据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是真实的。
2、录音证据的合法性。
3、对方认可该录音资料,或虽提出反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证明,反驳理由不成立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 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二) 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三) 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四) 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三、苹果手机怎样录音对方谈话内容?
手机自带的语音备忘录功能 打开就可以录音
四、起诉对方要提前告知吗?
起诉对方不需要提前告知对方。原因如下:
1、法院收案后,案件到法庭后,是由法院直接送达诉讼状、传票,需要被告签收的;
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个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起诉:
1、要先把法院的管辖地给确认下来,如果是对欠钱方进行起诉,那么可以选择其住的地方、合同执行的地方、签合同的地方,或者是起诉方所住的地方等;
2、要确定以什么样的方式起诉,国家在起诉方面有两个规定,一个是以书面的形式起诉,另一个是以口头的方式起诉。
3、当事人要想起诉对方就要把起诉状交给法院,且要按所告之人的数量将副本提交,一般情况下是要求书写起诉状的。
五、为什么领导谈话要录音?
领导谈话要录音,主要是为了准确记载、保存。
开会时,对所有流程和人员发言包括领导讲话都要记录,这就是会议记录。有时候要形成会议纪要,有时候要作为工作动态进行宣传报道,所以各种记录必须全面、准确。但如果会议比较长或流程比较紧凑,或者做记录的同志书写速度不快,就有可能记漏或记错,所以就准备录音笔之类的,先将领导讲话录下来,会后再来整理,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同志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六、和别人谈话时,怎样检测对方是否录音?
没有办法检测的吧,主要还是靠自己警惕了,不要不管什么人面前,不分场合的随便谈论敏感话题或者个人私密。就算熟悉的人面前也要注意不要随便说出一些自己不能负责的言论,不要说些自己的私密,更不要说出触犯法律和道德的言论。最起码要对自己负责
七、组织谈话可以录音吗?
不可以,涉及到隐私问题
八、离职谈话录音有效吗?
您好,离职谈话录音的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在某些国家,只有在事先获得所有参与者的同意并在适当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录音才是合法的。如果录音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合法的录音,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或不专业的行为,这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声誉。
因此,应该在进行任何录音之前,先查阅相关法律和公司政策,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九、党员谈话可以录音吗?
党员谈话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录音的。
根据相关规定,再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专题学习,开展日常党活动时,党员的谈话都可以进行录音。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比如说党员谈话不涉及到公示,只是私事,而是按照组织程序上一些关于干部处理法,个别谈话等有关规定上不允许录音的情形
十、公开谈话可以录音吗?
公开谈话可以录音。1、公开谈话是可以被录音的。2、在公开谈话中,全程都是公开的,不具有隐私性,且不涉及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手机或者录音笔等设备都很普及,所以是可以被录音的。3、如果需要录音,应该事先征得对方同意,避免侵犯对方隐私权。同时,在某些场合,比如商务会议、法庭审判等,有可能需要录音作为证据,但是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批准,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