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谈,应保持多大距离?
发布时间:2024-03-22来源:演讲朗诵

一、与人交谈,应保持多大距离?

我们与别人交谈,无论从卫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文明礼貌的角度考虑,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什么距离比较科学呢?两人交谈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5米,这个距离既不显得太疏远,又不容易互相传染疾病。

经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随着口唇吐字的冲力,可以不停地产生170个左右的飞沫,飘扬一米远,若大声说话,最远的距离可达1·3米左右。

一声咳嗽大约可以排出450-600个飞沫,距离达到2米以上。

另外,两人交谈的角度也极为重要,切忌面对面地说话,,取30度的斜角和对方交谈最为适宜,一则可以避免眼对眼直视的尴尬,二来谈话时的飞沫也不会直接喷向对方。

即使谈话的双方都是健康的,飞沫溅到对方的脸上总不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

再说,无论是“非典”还是流感、肝炎以及肺结核等疾病,它们都有各自的潜伏期,有些人与人交谈时看似很健康,此刻他自己是否带菌(处于潜伏期)谁都不能保证。

所以,为了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与人交谈时保持距离和角度是一件有利于双方的大好事。

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忽然想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是走开几步;万一来不及,一定要转过身,用背对着交谈者再去“一抒胸怀”,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是取出手帕或餐巾纸捂住口,转过身去“行事”,如此更显得文雅得体。

二、与旅客交谈时我们应保持多少距离作为舒适距离?

一般情况下,半米以外,一米以内距离最好。

人际交往的距离可分4个层次。第一层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无间隔,其范围约15厘米左右。

第二层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

第三个层次是社交距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第四种层次是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或更远。

三、交谈礼仪有哪些要求?

交谈礼仪包括:

(1)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谈话双方在谈话时始终都相互观察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所以谈话中一定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

(2)对他人应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多用谦语、谦辞。谦语和敬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内谦外敬,礼仪自行。

(3)语音、语调平稳柔和一般而言,语音语调以柔言谈吐为宜。

(4)谈话要掌握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怎样去说才更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这是交谈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5)交谈注意忌讳在一般交谈时要坚持“六不问”原则。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人交谈中,不要好奇询问,也不要问及对方的残疾和需要保密的问题。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以下详细提供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1)注视时间: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 ~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 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2)注视区域:场合不同,注视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

(3)注视方式:无论是使用公务凝视、社交凝视或是亲密凝视,都要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人本能地认为,过分地被人凝视是在窥视本身内心深处的隐私。

所以,双方交谈时,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

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

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

四、在双方交谈时应注意的礼仪是?

不要东张西看,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

五、交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认真倾听,真心认可,补充提出建议,不打断对方的讲话,吐字清晰,语气语速保持平衡,善意的看着对方的眼睛,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六、交谈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身体保持正直,不要翘二郎腿,不要抖腿。

谈话时,目光注视注视着对方,双眉中间,认真聆听,礼貌发言。

七、护士推轮椅应保持的距离?

护士推轮椅应保持个人距离。

护士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有四个距离。第一个为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约15厘米之内。第二个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第三个是社交距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4第四个是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约是3.7~7.6米。

八、有谁知道与人交谈,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我们与别人交谈,无论从卫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文明礼貌的角度考虑,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什么距离比较科学呢?两人交谈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5米,这个距离既不显得太疏远,又不容易互相传染疾病。经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随着口唇吐字的冲力,可以不停地产生170个左右的飞沫,飘扬一米远,若大声说话,最远的距离可达1·3米左右。一声咳嗽大约可以排出450-600个飞沫,距离达到2米以上。

另外,两人交谈的角度也极为重要,切忌面对面地说话,,取30度的斜角和对方交谈最为适宜,一则可以避免眼对眼直视的尴尬,二来谈话时的飞沫也不会直接喷向对方。即使谈话的双方都是健康的,飞沫溅到对方的脸上总不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再说,无论是“非典”还是流感、肝炎以及肺结核等疾病,它们都有各自的潜伏期,有些人与人交谈时看似很健康,此刻他自己是否带菌(处于潜伏期)谁都不能保证。所以,为了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与人交谈时保持距离和角度是一件有利于双方的大好事。

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忽然想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是走开几步;万一来不及,一定要转过身,用背对着交谈者再去“一抒胸怀”,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是取出手帕或餐巾纸捂住口,转过身去“行事”,如此更显得文雅得体。

九、交谈的特征有哪些?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即时通讯的沟通、论坛里的沟通主要是一种书面沟通。 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动作。就其影响力来说,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方法占38%,居于两者之间。

十、交谈的艺术有哪些?

交谈的艺术通常体现在自己语言的魅力给别人内心带来的一种享受,这是一种和谐的氛围,交谈的时候只要两个人之间产生真诚的感情,彼此之间为对方着想一种尊敬和礼貌的交流氛围,愉快的沟通才能产生出来这种艺术体现在彼此之间非常和谐的氛围当中,所以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享受到生活当中的快乐。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