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话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1、说话之前过一遍脑子。
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说话之前尽量想想这样说是否妥当,不要不经大脑,神经大条往往说出来的话就给人一种不好受的感觉。
每次说话之前都应该在脑海里快速过一遍,不仅有利于你更好地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还能让你审视自己的话语是否妥当,是否会伤害他人自尊等。
2、适当地保持沉默。
在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不懂装懂,滔滔不绝,而是要学会保持沉默,让对方多说。
免得因为说错话而出现尴尬的局面。
都说沉默是金,在遇到自己不懂的事,不要急于表达更应该洗耳恭听,给人一种谦虚感,认可感。
3、多聊对方而不是自己。
与人交流时,每个人都喜欢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喜欢别人都聊自己的事。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了解对方,而不是自己。
只有多聊对方 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感觉到与你聊天是一个很舒适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而多聊对方恰恰就是在了解对方,与对方 感同身受。
4、学会赞美对方的问题。
赞美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认可对方的表现。
当与人交流时,别人发出的意见,我们如果都能表示赞美,这无疑是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一种荣誉感。对方肯定会非常喜欢这种感觉的,同时对方也会对你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加促进你们的友谊关系。
5、学会换位思考。
做人做事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就能多一些理解对方。
当我们都懂得换位思考时,我们的宽容度就会提高,也就不会 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出不愉快的聊天场面。
二、说话的艺术和技巧?
说话的艺术和技巧如下: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4、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5、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
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6、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三、说话做事注意方式方法?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说话和做事时,要尊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意见,避免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
倾听他人:倾听他人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关键。在说话时,要给予他人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不要打断或忽视他人的话语。在做事时,也要充分考虑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清晰表达:清晰表达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另一个关键。在说话时,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四、说话的艺术和沟通技巧?
说话艺术和沟通技巧:
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不要只顾自己说,要学会适当的赞美别人,多找别人喜欢的话题,看看别人有没有聊天的欲望,或者对你说的话题感不感兴趣,如果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接着聊,反之,则需要换个话题,也可以做个倾听者。
五、什么是说话的艺术?怎样提高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的技巧,对于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有一个很好的尺度把握。这种最关乎情商,像我们所熟知的演员黄渤便是高情商的代表,在各种场合都会说合适的话,尺度拿捏地恰到好处。
不过还有一种,我认为可以上升到艺术和文化的层次。在深厚的语言文化积累的底蕴下,一能够引经据典,二能够巧妙相关,三能够推陈出新,这才是说话艺术的更高境界,或者说,这是语言文化艺术的更高境界。
提到语言文化艺术,就不得不提我馆在2007年9月3日开馆当天,收到的我国著名文化大师冯骥才先生送的一幅字,上书“瓷、美、楼、奇”四个大字,非常巧妙的是,四字无论以任何顺序排列,皆可通顺阅读。此可谓将语言文化艺术运用到极致。
无论是说话的艺术还是语言文化的魅力都是不可估量的,我馆始终以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历史为己任,希望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六、说话的艺术书籍?
林语堂先生早年曾经写过一本《说话的艺术》一书。介绍了怎样演讲、怎样说话等内容。
实话虚说还有个特色,是你可以把"语气"或"语法"掉换一下,内容没改,感觉改了。
七、说话的艺术介绍?
《说话的艺术》是2009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语堂。本书介绍了怎样演讲、怎样说话等内容。实话虚说还有个特色,是你可以把"语气"或"语法"掉换一下,内容没改,感觉改了。《说话的艺术》是人生励志的奠基巨著,畅销百年的超级经典,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八、关于说话技巧和说话艺术有什么好书?
说话技巧指的是,怎么更加明确的来叙述你要说的话,语句排列的先后顺序,怎么把你要说的话表现的更加精致,而说话的艺术则是指怎样把话说的更加让人舒服,交流起来更加让人零压力,更加给人一种亲切感,话语里吐露的都是内在的美
九、说话的艺术和沟通的技巧书籍?
推荐《说话的艺术》2 这本书明确指出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意见。
3 此外,这本书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教会了如何倾听他人并积极回应,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它还介绍了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效果。
4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阅读《说话的艺术》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十、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的谚语?
有病只怕乱投医,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