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人之间交谈,最好间隔 米以上?
①人与人之间交谈,最好间隔1米以上。
②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谈的安全距离。
③这是人际交流的文明礼貌做法。因为人与人之间交谈的时候,讲话时难免会有唾液飞溅的情况,如果双方距离太近,这时就显得很不讲卫生,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交谈时站立的距离?
西欧一些国家认为,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一米,但意大利人经常保持0.3到0.4米。然而,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就不至于因交谈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健康。
人在说话时,可产生170左右个飞沫,飘扬1米远,最远达1.2米,咳嗽时排出460左右个飞沫;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最多达1万个以上,最远可喷出9米远。在飞沫中大部分是水分,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脱落细胞和病菌。这些微小的飞沫从口腔排出后,一部分射落于地;较为细小因水份蒸发而形成更为细小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传播疾病。
因此,从保证健康出发,两个人交谈的最佳距离为1.3米;并最好有一定角度,两人可斜站对方侧面,形成30度角为最佳,避免面对面。这个距离和角度,既无疏远之感,又文明卫生。另外,在交谈中,如偶然咳嗽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能直对前面。
三、与客人交谈距离?
一般在200厘米到300厘米为佳。如果一开始就靠得太近,有“套近乎”之嫌,容易造成对方怀疑而产生反感。但随着交际程度的加深,交际双方的空间距离应适当缩短,可保持在100厘米左右,也就是双方能达到握手的距离。
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心理距离和?
我的回答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心理距离和身体距离两种,心理距离就是两指的是两个人的亲密度,也就是说两个人关系比较好的时候,心理距离就很近很近,这是我们倡导或提倡的,那么第二个是身体距离,就是我们之间距离有多远,这就是人与人实际距离,有的时候距离还产生美,也是很好的
五、亲密交谈时礼仪距离?
⑴ 亲密距离:距离在15厘米之内或15~46厘米之间,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适于亲朋、夫妻和恋人之间拥抱、搂吻,但不适宜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出面。
⑵ 个人距离:其近段距离在0.46~0.76厘米之间,适合握手、相互交谈;其远段距离在0.76~1.2米之间,普遍适用于公开的社交场合,这段距离可以使别人自由进入这个交往空间交往。
⑶ 社交距离:主要适合于礼节性或社交性的正式交往。其近段为1.2~2.1米之间,多用于商务洽淡、接见来访或同事交谈等。远段在2.1~3.6米之间,适合于同陌生人进行一般性交往,也适合领导同下属的正式谈话,高级官员的会谈及较重要的贸易谈判。
⑷ 公众距离:近段在3.6~7.6米之间,远段则在7.6米以外,它适合于作报告、演讲等场合。
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多大最好: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这样的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很明显这个实验给出了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是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本来关系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就越容易爆发争吵。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亲密距离——45厘米之内 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 个人距离——45~120厘米 这是人际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进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120~360厘米 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公众距离——360厘米以上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及,又能够保持神秘感。(蒲晖)
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悟?
1、很多时候,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快乐的条件没有齐备,而是因为活得还不够简单。
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3、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4、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5、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6、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7、要想赢,就一定不能怕输。不怕输,结果未必能赢。但是怕输,结果则一定是输。
8、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9、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属于?
亲密距离(0.15米-0.44米)。人际关系中的最小距离,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属于可以促膝谈心、亲密无间的关系。
个人距离(0.46米-1.22米)。属于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彼此肢体接触不多,朋友与熟人都属于这一距离,如果是熟人中比较合得来的,彼此距离更靠近0.46米。
社交距离(1.2米-2.1米)。这个距离在社交或礼节上显得比较正式,正式场所、社交聚会上,人们大多会保持这种礼貌的距离。
公众距离(3.7米-7.6米)。一般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公开演说者和观众的距离。在这个范围里,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发生任何联系,甚至可以对彼此视而不见
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几种?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三种。
第一种:远
这个远可以理解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隔阂。用“同床异梦”就可以解释内心的距离。
第二种:近
这个近,是距离,也是内心的意境。“身临其境”虽然没有到达那个距离的境地,由于另一面太美好,太向往,仿佛自己已经置身其中。
第三种:若即若离
一般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靠近,但怕失去,想远离,又于心不忍。
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说明什么?
1、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2、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3、私人距离: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4、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