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的礼仪? 交谈礼仪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3-10-07来源:演讲朗诵

一、交谈的礼仪?

你好!在交谈中,有一些礼仪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分段回答,这样可以使对话更加清晰明了。

其次,需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言论,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给予对方表达的机会。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保持温和并尊重对方。

最后,每一次对话时间也要适当控制,不要太过冗长,以免疲劳对方。以上是一些简单的交谈礼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交谈礼仪的特征?

1、交际礼仪行为的规范性:规范性是交际礼仪的本质特点。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对此,交际礼仪都有明确的规定。

交际礼仪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规范性:人们无论谈论什么事都要运用礼貌语言。例如,人们见面时相互问候,告别时说声"再见",以及在交谈中双方所使用的都是比较规范的礼貌语言。

(2)、行为的规范性:在公关礼仪活动中,人们究竟应该怎样施礼都有一定的规范。例如,人们见面时以握手等行为表示问候,告别时用握手、招手表示再见。关系特别的甚至以拥抱、亲吻表示问候和告别。

2、交际礼仪范围的普遍性:交际礼仪既然是人们交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法则,那么它的形成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从古至今,礼仪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人们的一切交际活动中,并且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和确认。

3、交际礼仪形式的多样性:交际礼仪的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就其日常交际活动中常用的礼仪就有鞠躬礼、握手礼、亲吻礼、拥抱礼等多种形式,正式交际场合中的礼仪更是多种多样,礼仪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三、交谈礼仪主要涉及交谈对象?

交谈礼仪不只是涉及到交谈对象,而是涉及到在交谈过程当中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要遵循基本的礼仪规范,这样的交谈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有价值的。

如果在交谈的过程当中,只要求交谈的对象遵守礼仪规范,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是没有办法建立良好的交谈的氛围的。

四、交谈礼仪有哪些?

交谈礼仪包括:

(1)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谈话双方在谈话时始终都相互观察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所以谈话中一定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

(2)对他人应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多用谦语、谦辞。谦语和敬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内谦外敬,礼仪自行。

(3)语音、语调平稳柔和一般而言,语音语调以柔言谈吐为宜。

(4)谈话要掌握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怎样去说才更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这是交谈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5)交谈注意忌讳在一般交谈时要坚持“六不问”原则。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人交谈中,不要好奇询问,也不要问及对方的残疾和需要保密的问题。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以下详细提供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1)注视时间: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 ~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 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2)注视区域:场合不同,注视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

公务凝视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在洽谈、磋商、谈判等严肃场合,目光要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的区域。

社交凝视。这是指在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

亲密凝视。这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3)注视方式:无论是使用公务凝视、社交凝视或是亲密凝视,都要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这是因为,人本能地认为,过分地被人凝视是在窥视本身内心深处的隐私。所以,双方交谈时,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

五、交谈礼仪的四不准?

谈话礼仪中有四个不准:

一、不打断对方。你有说话的权利,对方也有说话的权利,别轻易打断别人,打断别人是没有教养的标志;

二、不补充对方。真正容人的人会给别人说话的机会,给别人表达意愿的权利。待人接物交谈的基本技巧少说多听,因为言多必失;

三、不纠正别人。不是原则问题,不要随便对别人进行是非判断,大是大非该当别论,小是小非得过且过;四、不质疑对方。不要随便对别人谈的内容表示怀疑。我们在日常中,有时候得罪人伤害人的就是一些小是小非。

六、亲密交谈时礼仪距离?

⑴ 亲密距离:距离在15厘米之内或15~46厘米之间,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适于亲朋、夫妻和恋人之间拥抱、搂吻,但不适宜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面前出面。

⑵ 个人距离:其近段距离在0.46~0.76厘米之间,适合握手、相互交谈;其远段距离在0.76~1.2米之间,普遍适用于公开的社交场合,这段距离可以使别人自由进入这个交往空间交往。

⑶ 社交距离:主要适合于礼节性或社交性的正式交往。其近段为1.2~2.1米之间,多用于商务洽淡、接见来访或同事交谈等。远段在2.1~3.6米之间,适合于同陌生人进行一般性交往,也适合领导同下属的正式谈话,高级官员的会谈及较重要的贸易谈判。

⑷ 公众距离:近段在3.6~7.6米之间,远段则在7.6米以外,它适合于作报告、演讲等场合。

七、交谈礼仪有哪些要求?

交谈礼仪包括:

(1)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谈话双方在谈话时始终都相互观察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所以谈话中一定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

(2)对他人应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多用谦语、谦辞。谦语和敬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内谦外敬,礼仪自行。

(3)语音、语调平稳柔和一般而言,语音语调以柔言谈吐为宜。

(4)谈话要掌握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怎样去说才更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这是交谈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5)交谈注意忌讳在一般交谈时要坚持“六不问”原则。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人交谈中,不要好奇询问,也不要问及对方的残疾和需要保密的问题。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以下详细提供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1)注视时间: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 ~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 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2)注视区域:场合不同,注视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

(3)注视方式:无论是使用公务凝视、社交凝视或是亲密凝视,都要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人本能地认为,过分地被人凝视是在窥视本身内心深处的隐私。

所以,双方交谈时,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

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

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

八、交谈中应答的礼仪有哪些?

第一,注意倾听。倾听是交谈的重要环节,也是交谈顺利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交谈时务必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并为积极融入到交谈中去做好准备。切不可一个人唱“独角戏”,对对方的发言不闻不问,甚至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

第二,谨慎插话。在交谈过程中不应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确实想要中途插话,应当跟对方打声招呼:“对不起,我插一句可以吗?”而且所插之言不可啰唆冗长。

第三,礼貌进退。参与别人的谈话之前应首先打声招呼,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方可加入。相应地,如果他人想加入己方的交谈,则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如果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上去旁听。如果确实有事需要与其中某个人说话,也应等到别人说完后再提出要求。

九、与老师交谈的礼仪有哪些?

这还得看老师的性格,如果老师比较严厉,交谈是不管你多有理都得声音放轻缓,语调低一些,注意用些礼貌用语,如果是比较开朗,很和气的老师,太过礼貌就显得做作了,可以放开些,做出副很乐意听TA说,也很乐意跟TA说的样子,至于动作,就得看老师对你的态度和你想给老师塑造的印象了。

十、交谈中表达不满的礼仪交谈者怎么去直言相告?

这种情况你可以在私下将她约出来,然后双方好好的谈一谈,也不要当着面具指责他,这样的话,别人是不容易接受的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